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古箏

古箏是中國最古老彈弦樂器之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盛行於陝西和甘肅一帶。公元前237年李 斯上書秦始皇時,曾如此描述當時民間箏歌場面:“夫擊瓮叩 ,彈箏搏 而歌乎鳴鳴,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 之後,箏常因此被稱為“秦箏。





中國古書籍對箏最早的記載可算是戰國策中的齊策 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箏。 漢應劭在風俗演義中曾說: “僅按禮樂記:五絃筑身也。今弁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 大樂令壁記中則作如下的說法: “箏與瑟正同而絃少;秦人有一瑟而爭,蒙恬中分之,令各取半,因名秦箏然。”
從各種資料來判斷,關於古箏的來源可分為幾類: 一為蒙恬所造;二為瑟所簡化;還有由簡單樂器所演變的說法。現闡述如下:
對於箏為蒙恬所造一說,許多人抱著遲疑的態度。在舊唐書音樂志中提到: "箏本秦聲也,相傳云蒙恬所造,非也。制與瑟同而絃少。案京房造五音準如瑟,十三絃,此乃箏也。” 瑟,相傳為伏羲氏所創,是一種遠古時期就出現的樂器。杜氏通典上記載: ”瑟,世本云,庖犧作,五十絃,黃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勝,乃破為二十五絃,具二均聲” 一般認為琴瑟慢慢流傳各地與各時期後,再經由蒙恬或京房加以改良命名為箏。

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古箏是淵源自古代遊牧民族,一種便於攜帶、尺寸不大、絃數不多的簡單樂器,而非由漢族的既大又複雜的瑟演變而來(現今瑟的尺寸為216㎝×54㎝,25絃):就體積來講,箏只有三尺多,而瑟卻有六尺多,那是因為漢族過的是固定的農業生活,使用大型的樂器並不會不方便,北方或西方的遊牧民族卻不然,小巧的樂器反而較適合他們;就製作材料來講,箏字從竹,可能原為大型竹子所製,瑟則為梧桐木製作,材料完全不同(雖後來的箏也為梧桐木製作,不過被認為是改良的結果);就發聲來講,箏聲是高急激昂,瑟音卻是雍容柔和,為兩種不同的發聲領域。綜觀這三點,說明箏是由遊牧民族所用的樂器演化而成,而非由瑟演化改良的並不為過。不過經過歷史的演變,在秦亡後,秦箏逐漸被改良,從形狀、材料、甚至聲音都變得近似瑟,所以箏被稱為小瑟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據古文獻記載,箏最早為“五弦筑身也”,一般認為箏是由早期的五弦發展為漢代十二弦,進而為隋唐 十三弦箏,明代增至十四,十五弦,到近代才出現了十六弦乃至現代的二十一至二十六弦箏。 近年江西貴溪 春秋崖墳群出土了倆張十三弦箏,彌補了文獻記載的不足,表明古箏早已傳入中國南部。可見十三弦箏並非產生于十二弦箏之後,而是早就與之並存。
早期箏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彈唱的箏歌。隨著漢代相和歌的興起,古箏藝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並逐步發展為六七種絲竹樂器耕相迭奏,歌手擊節唱和的形式。
十三弦箏在唐代得到了充分發展。

  古箏與古琴基本類似,外形像一個長方匣,中間稍微突起,整個琴體為共鳴箱,琴底平整,而琴面呈圓形。下面有三個出音孔。各條弦平均的排列在琴面上,每根弦以弦柱支撐,弦柱的位置錯落如雁行,以取不同的高音。在箏上面突起的木條是岳山,它箏弦發音的起點。岳山的旁邊有與琴弦數目相同的弦孔,專為穿過箏弦而設的。軫子也就是弦柱,是用來繫弦,也可變化弦的張力以調音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