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鋼琴

鋼琴自1709年被意大利人克裏斯多佛發明﹑製造出來之後﹐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日子裏﹐它從窄小的音域﹐微細音量及薄弱的結構﹐研究發展成今天的樂器之王﹕人們則從排斥﹑懷疑到接納﹑肯定及喜愛它的地步。人是萬物當中唯一能將想像力化成語言說出來的動物。縱觀整個音樂史﹐音樂家們總是不斷地在描繪內心情感的道路上一點一滴﹐他們除了借用人聲外﹐更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樂器做為傳達心聲的媒介。



鋼琴的發明

鋼琴是由意大利人克利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 )在1700到1710年間發明。鋼琴又稱為“樂器皇帝”;“樂器之王”。Piano是pianoforte 的簡稱。鋼琴由琴弦列、音板、支架、鍵盤系統、踏辯機械和外殼其六大部分組成。鋼琴的使用材質:琴弦列:高、中音琴弦由鋼細製成;低音琴弦由鋼絲加上紫銅纏絲製成。音板:木質結構。木材要求質地柔軟、有彈性、易傳導振動,以白松或梧桐為最佳。支架:包括鑄鐵支架和木支架兩部分。鍵盤系統:黑白琴鍵有象牙火電木製成;音棰常用木制。踏辯機械:金屬結構。外殼:漆飾木板結構。



鋼琴的踏板

現代鋼琴上有三支踏板﹐右邊是制音滑板(Damper or Sustaining Pedal)﹐中間是持間踏板(Sostenuto Pedal)﹐左邊是柔音踏板。日本製造的立型鋼琴則有三個踏板﹐中間的踏板不是拿來持音﹐而是用來產生更微小的聲音﹐以供練習時不致於吵到他人的用途。



鋼琴的特色

鋼琴的“特性”在音樂家的觀念中﹕它能發出深邃巨大的音響也能柔情地吟唱﹔漸強漸弱﹑突強突弱等音樂線條能很清楚地被表現出來﹔快速的音符能清晰地活動而不造成音響的混淆﹔踏板的發明﹑改進﹐使音色上增加了許多變化的能力﹐同時也使音樂線條具有黏密性。於是大量的經典作品便源源不斷地湧出﹐給後人留下了豐富的彈奏曲目。 鋼琴的音樂特色:音域寬廣,音量宏大,音色變化豐富,可以表達各種不同的音樂情緒,或剛或柔,或急或緩均可恰到好處;高音青翠,中音豐富,低音雄厚,可以模倣整個交響樂隊的效果。



現代鋼琴應用

現代鋼琴的鍵盤達七個八度,最高音為A;也有再加一個小三度的,最高音為C(88鍵)。鋼琴第一次用於獨奏樂器是在1768年J.C.在英國的一次演出。鋼琴五重奏:鋼琴,雙簧管,單簧管,圓號和大管。另一種搭配是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鋼琴四重奏:鋼琴,小提琴,雙簧管長笛。另一種是鋼琴,單簧管,小提琴和大提琴。立式鋼琴,價格便宜,佔用空間小,成為愛好者的購買對象。三角鋼琴則用於大型演出或專業人士。立式鋼琴採用一種琴弦交錯的設計方案,有效地節約了高度與厚度。在此之前的立式鋼琴高度達2.4米。現在的只有1-2米高。三角鋼琴有 2.7米長。鋼琴應用極廣,從管弦樂到爵士樂,從室內樂到流行樂。三角鋼琴發源於1709年歐洲的古鋼琴,又稱羽管鍵琴。立式鋼琴則發源於19世紀早期的三角鋼琴。



鋼琴的音樂

鋼琴用的組曲產生於呂利時代的法國﹐首創這種樂曲的是商布尼葉爾﹐他是路易十四的首席鋼琴師﹐也是首倡把四種舞曲﹕阿雷曼德﹑庫朗特﹑薩拉班德﹑吉格編成一套組曲的人﹐後來一直到巴赫時代﹐這種形式成了組曲和古曲的基本形式。



除商布尼葉爾之外﹐鋼琴音樂方面佔有重要地位的作家﹐還有庫勃蘭族中的幾位音樂家。L.庫勃蘭是著名F.庫勃蘭的伯父﹐在確立法國組曲的特性上頗有貢獻。弗羅貝格是寫鋼琴音樂的專家﹐他的組曲除了法國式的華麗之外﹐又加上了德國音樂的親切和他的無限豐富的樂思。在鋼琴音樂史上﹐佔重要地位的作家是庫那烏﹐他是第一個把弦樂器已有的奏鳴般到了鋼琴上來的人。1692年出版的他的鋼琴新練習﹐其中包含一些奏鳴曲形式的組曲﹐這是前所未見的。1696年﹐他又發表了他的鋼琴新集﹐或稱新作奏鳴七篇﹐庫那烏用他的奏鳴曲開闢一條新路﹐這條路的發展延續了一個世紀而抵達於海頓的

短號

法國一名樂器製造商於1820年代在德國的驛車號上添加活塞機制,結果演變為今日的短號(Cornet)。短號的形與小號或軍用步號相似,但其聲音比較嘹亮圓潤,而且功能大得多。1828年後,巴黎的管弦樂團首先採用短號。短號有活塞與變音管,其音域頗廣,從低降D音到C音。現代短號的基本音高通常定為降B音。1834年,製造商又在短號上加裝「鐘錘鍵」,以便能吹出顫音。
  早期的短號演奏家都是法國號手,他們能利用短號輕易吹出各種艱難的技巧,因此短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大受歡迎,特別是在輕音樂演奏會與舞廳裏。
     短號從法國立刻流傳到全歐洲與美國。19世紀末葉,許多管弦樂曲的小號聲部都用短號代替。多種特製的短號順應而問世,喇叭口可以隨意調整方向,甚至出現過可以吹出比一般樂器高八度音程的小型短號。
  另一方面,備受威脅的小號也開始朝向多元化發展。因此小號在20世紀的管弦樂團裏還是佔有相當地位,甚至可以演奏原本寫給短號的部分。不過短號仍是很受歡迎的銅管樂器,現今多半用於英國軍樂隊、銅管樂隊、舞廳樂隊與爵士樂隊中。

步號

步號「Bugle」這個中世紀的法國字源自拉丁文buculus,意為年輕的閹牛。閹牛的角早期大量被狩獵的人運用為通訊工具,後來守衛、牧羊人及軍隊都以此做為信號樂器。大約十四世紀時,黃銅、紅銅甚至銀等材質漸漸取代了動物的角,但這種樂器仍持續以突出的開放管吹奏。
    18世紀晚期,步號(已由黃銅所製)重新改造為較短的半圓圈形狀以方便攜帶,並且為步兵固定使用的一種樂器。19世紀初它的管部又加長了一些,而且重新改造成喇叭的形狀,音域也因而增加了。
  1810年,愛爾蘭樂團指導約瑟夫.海利德(Joseph halliday),在這種樂器上鑽了五個孔,每一個孔都有不同的音高,變成「有鍵步號」,可吹奏兩個全八度的音階,使之前只奏軍隊形式的樂音有了實質的進步。
  後來隨著活栓的發明,奧地利製造商將它們運用在步號上,於是產生了「粗管步號」。
  步號以它原始而自然的形式持續廣泛運用於各種不同的軍隊,以及其他較正式的場合中。

李斯特

李斯特出生於奧地利一個叫萊丁的村莊,當時匈牙利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他父親是匈牙利人,母親是奧地利的日耳曼族人,因此他有兩個名字,分別是匈牙利和奧地利德語兩種拼法,他從小隨母親說德語,直到晚年才學會用匈牙利文寫作。匈牙利人自詡為歐洲唯一的有色人種,他們的姓名排列也和其他歐洲人不同:姓在前,名在後。
李斯特的父親是一位業餘音樂家,他5歲時由父親教會彈奏鋼琴,8歲時開始作曲,9歲登台表演,獲得匈牙利貴族資助赴維也納學習,師從著名鋼琴教育家卡爾·車爾尼,他曾說:「我的一切都是車爾尼教我的。」貝多芬曾聽其演奏,並親吻其額頭。1823年全家遷居巴黎1824年在巴黎首次公演獲得成功。
1835年他和達爾古特伯爵夫人同居,1840年分手,伯爵夫人為他生了三個孩子,其中一個女兒後來嫁給華格納1843年擔任魏瑪大公的宮廷樂長,1848年他又和俄國親王王妃莎茵-維根斯坦同居,並成為貴族,改名為弗蘭茲·馮·李斯特。1861年羅馬,為了不和王妃結婚,1865年李斯特出家成為天主教神職人員,但仍然身著神甫的黑袍在德國奧地利匈牙利義大利各處奔走授課,並分文不取,扶助了許多年輕音樂家,如葛利格德布西鮑羅丁等,為普及音樂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匈牙利人為了爭取獨立,將李斯特看作是民族英雄,每次邀請他回匈牙利,都會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1886年他在德國的拜羅伊特巴伐利亞州靠近捷克邊境)因肺炎不治去世,安葬於當地。
從李斯特開始,歐洲音樂家的地位開始迅速提升,國王王公們都會對他脫帽致敬。
李斯特生前曾是歐洲最偉大的鋼琴演奏家,經常奔波在歐洲各地演出,他彬彬有禮,善於迷人,堅定地支持蕭邦白遼士華格納,他積極探索鋼琴的演奏技巧,充分靈活地運用轉調手法和音色變化的技巧,並推動了管弦樂隊的改革,他的演奏往往是即興的,是一種創造性的演奏,有時就是現場創作,因此相當吸引觀眾。他在魏瑪時為許多新進的年輕音樂家提供了演出舞台,他經常親自擔任指揮,讓這些先鋒音樂家自己出演。
他一生創作了700多首音樂作品,並創造了交響詩這一音樂形式。他的主要音樂作品有吉普賽風格的《匈牙利狂想曲》(米高梅出品的動畫片「貓和老鼠」其中獲奧斯卡獎的一集「湯姆貓彈鋼琴」使用了完整的匈牙利狂想曲作為全集的背景音樂,也顯示出這個曲子彈奏的複雜技巧),《浮士德交響曲》,《但丁交響曲》,《帕格尼尼練習曲》,《華格納改編作品:湯豪舍》等。有人認為他的作品技巧輝煌,內容膚淺,但他不愧是位偉大的音樂革新家,並在歷史上對改善音樂家地位,推動新生音樂風格起到相當大的作用。他最著名的貢獻包括發明了交響詩這一體裁。
他還著書立說,出版多部論文和書信集,他的論文《論藝術家的處境》對改善音樂家的社會地位起到很大的作用。

華格納

理查 華格納(1813~1883) 作曲家
Richard Wagner
華格納可以說是浪漫樂派的音樂史上研究起來相當困難的人物。基於華格納浪漫且極端的性格造就了他一生豐富精采的傳奇故事!許多舊式的音樂美學風格在他手上都做了許多突破,由於他擅用許多增減和絃,其部分的音樂作品也幾乎要將調性瓦解,如:崔斯坦與伊索德(詳細資料請參考 音樂類"崔斯坦與伊索德"),在當時可謂是極為前衛的音樂表現由於篇幅有限,在這邊我就簡單的介紹這位對20世紀音樂影響甚大的音樂巨人!

1813 年 5 月 22 日出生於德國萊比錫,從小就展現了其文學和哲學的才華,這也對他後續歌劇的取材和創作上有很大的幫助!華格納在十五歲時,因欣賞了貝多芬的交響樂,使其對音樂開始產生極大的興趣,之後便隨懷恩利希(Theidir Weinlig)學習作曲!1833年華格納受邀擔任伍茲堡歌劇院的合唱指揮,使其有更多機會接觸到歌劇的音樂形式及創作技法,在其任此職位的第二年就完成了她的第一部歌劇「仙女」,1836 年春天寫出「愛的禁令」,不過,很可惜的這兩部歌劇都沒有得到正式演出的機會。

1837 年夏天,華格納與妻子前往俄國里加,擔任當地歌劇院指揮,並著手創作「黎恩濟」。由於華格納的經濟拮据,卻又不知節儉,1839 年為了躲避債主,變帶著妻子搭船逃往英國。在一次海上遇暴風雨的經驗中,促成了他進行「漂泊的荷蘭人」之歌劇創作。

華格納在巴黎
1839 年 9 月華格納從英國前往巴黎,雖然,1940年他完成了歌劇「黎恩濟」,但當時巴黎越界對這沒沒無聞的音樂家沒什麼興趣,因此這部歌劇始終未獲得上演的機會。(1941年完成的「漂泊的荷蘭人」也遭遇了同樣的窘境!)
1842 年「黎恩濟」終於獲得在德勒斯登上演的機會,這使得華格納的聲名大噪,它使華格納得到了德勒斯登歌劇院指揮一職。1843 年「漂泊的荷蘭人」也在德勒斯登舉行首演,這又讓作曲家得到了薩克森宮廷音樂監督的工作。1845 年華格納完成『唐懷瑟』,但這次觀眾的反應似乎較之前要冷淡了許多。

積極參與政治的音樂家
1849 年德勒斯登爆發革命,對政治熱衷的華格納因參與革命活動而被通緝。全家因而逃亡到瑞士,在蘇黎士定居。其1848 年完成的「羅恩格林」由於許多因素使得這部作品直到完成的兩年後才正式由李斯特在威馬舉行首演,獲得極大的成功,而華格納卻因流亡異國而無緣参與自己歌劇首演的盛況!

「樂劇」理論的誕生
華格納流亡瑞士這段期間,依然發表了許多對於音樂的著述,特別在「歌劇與戲劇」一書裡,首次發表了他的歌劇原則,並預言未來的歌劇必要捨棄過去慣用的詠嘆調和宣敘調,音樂與劇本會更緊密配合,而且也會加入其它藝術而成為一種統一的藝術作品,他稱這種新的戲劇型式為「樂劇」(music drama)。


貴人相助
1864 年華格納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貴人巴伐利亞年輕的國王路德威二世。路德威二世延聘華格納到慕尼黑,提供他一切生活及音樂上的需要,讓他可以安心創作。在路德威二世1883 年去世為前,華格納過著他一生中最優渥的生活。1866 年秋天華格納和有夫之婦柯西瑪(當時著名的音樂家畢羅之妻,李斯特之女)私奔到瑞士。李斯特知道這件事情後非常震怒,許多年都不肯原諒柯西瑪和華格納。

拜魯特歌劇院及音樂節
華格納一直希望建造一座符合自己理想的劇院,專門上演自己的作品,這個心願因路德威二世的支持,以及華格納四處募款並復出旅行演奏而於 1873 年付諸實現。該劇院建造於巴伐利亞境內的古城拜魯特,興建過程中華格納不但親自監造,還將自己許多關於劇場設計的理論運用於劇院中。劇院於 1876 年落成,並於同年 8 月舉辦首屆拜魯特音樂節,演出全本『尼貝龍根的指環』。這音樂節一直到現在都是國際間相當重要的音樂活動!
華格納最後一部樂劇「帕西法爾」在1882 於拜魯特劇院首演。之後這部樂具有將近60年的時間都只限於拜魯特演出,據說這部樂劇是華格納專為拜魯特節慶歌劇院的劇場音響設計的音樂。因此作曲家認為,除了拜魯特劇院,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忠實的呈現他心中最期望的音響效果!

再見了 華格納 先生
就在「帕西法爾」首演不久後,華格納就因心臟病發作,於 1883 年 2 月 13 日病逝威尼斯,家人將其遺體運回拜魯特,舉行了盛大喪禮後將華格納葬在自家的庭院內。就這樣華格納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馬勒

馬勒結合了華格納的浪漫樂派與布拉姆斯的新古典樂派,與布魯克納並稱為浪漫後期最偉大的兩大交響曲作曲家,186077日 出生於當時奧國所統治波希米亞地區的一個城市卡里什特。
當時在奧地利,我是個波希米亞人,在德國人眼中我是個奧地利人,在這個世界,我又是個被人另眼看待的猶太人,不管哪一個地方勉強收留我,卻沒有一個地分真心歡迎我,我是一個三重無國籍的人(馬勒)
馬勒在四歲時就展露音樂的天份,父親提供給他一個很好的學習音樂環境。十歲在伊格勞舉行了第一次的公開演奏,十五歲那一年,結識了鋼琴家艾普斯坦,跟隨著他學琴,進入了維也納音樂學院,在音樂學院三年,期間結識好友布魯克納和佛爾富,艾普斯坦建議他在指揮與作曲下工夫。

1880
年馬勒開始,擔任指揮的工作從奧國北部哈爾夏季劇場,布拉格歌劇院,萊比錫歌劇院,漢堡歌劇院,維也納國立歌劇院(1897)1907年因為 與當時維也納當局不合,加上身體健康狀況不佳,於是辭掉歌劇院的職務。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立刻邀請馬勒,1908年馬勒前往美國同時接下紐約大都會歌劇 院與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的指揮。1911518日 病逝於維也納。

浪漫樂派的簡介

 

浪漫樂派的簡介

浪漫樂派時期 西元1820年至1900年
熟悉西洋藝術史的人都知道,整個十九世紀,歐洲都籠罩在一股巨大的浪漫主義思想潮流之中。浪漫主義其實就是一種與古典主義相對立的思想。前面我們曾提到,古典樂派時期的音樂著重的是形式與規則,它要表現出形式上客觀的美感。浪漫主義既然與古典主義相反,那麼浪漫樂派的音樂便是要打破舊有的形式與規則,這時期的作曲家認為,音樂的主要功能是要反映出他們的情感,形式只是一種表達的媒介,所以當舊形式不足以滿足需求時,他們就任意的去加以變更。因此浪漫時期雖然延用了許多古典時期便已使用的音樂形式,但樂曲在內容上卻更自由、更不受約束。由這樣一個觀念所引起的現象之一,就是長達一個小時以上的龐大交響曲和短不到一分鐘的小曲子,在這個時期都同時並存,整個音樂世界因此也變得更多采多姿了。
綜合浪漫樂派時期的音樂表現,這個時期的特色有以下幾點:

一、標題音樂的確立:也許有人會問:「標題音樂」怎麼會是到浪漫時期才確立的呢?海頓的許多交響曲不是也有著像是「驚愕」、「軍隊」、「時鐘」等等的標題,而貝多芬的「英雄」、「命運」、「田園」等交響曲則更有名了,難道這些曲子不是標題音樂嗎?,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在這兒我們必須說明的是,並不是樂曲冠上了一個標題,它就是屬於「標題音樂」。

所謂「標題音樂」,是指作曲家為了藉由音樂來描寫某一個故事或者是某一種情景的氣氛,於是他就應用描寫式的旋律或節奏,甚至是模仿真實聲音的擬音效果,來具體表示出樂曲內容的音樂。所以標題音樂除了有標題外,作曲者通常也會附上說明樂曲內容的文字、好讓聆賞者可以清楚地知道作曲者的創作意圖。

儘管描寫性的音樂在浪漫時期以前已經出現過(例如巴洛克時期義大利作曲家韋瓦第所寫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就是非常著名的例子),但當時這種曲子多半是偶發性的創作,數量上非常少。一般學者認為,標題音樂的概念是從浪漫樂派時期法國作曲家白遼士所寫的「幻想交響曲」開始確立的,而且從那時起,「標題音樂」才漸漸成為古典音樂史上的主要角色。至於前面所提到的海頓及貝多芬的交響曲附有標題的問題,其實那些標題多半是由後人所附加上去的,就算有的是由作曲者所親提,但那些曲子創作的目的,並不是用音樂來描述事物,標題的附加頂多是用來傳達樂曲的概念而已,所以並不算是真正的標題音樂。

二、交響詩的產生:運用標題音樂的概念所譜作的樂曲中,要以「交響詩」最具有代表性了。「交響詩」這種樂曲形式是由匈牙利鋼琴家兼作曲家李斯特首創,它是一種不分樂章而且形式自由的管弦樂曲。

交響詩既然是標題音樂的一種,它的目的自然也是在描述事物,它可以陳述一個故事、描繪一個景緻,或者是表達出作曲者對於某件事物的感想。繼李斯特之後,浪漫時期有許多作曲家也從事交響詩約寫作,其中較著名約有史麥塔納、聖桑、德弗乍克、雷史碧基及理查.史特勞斯等人。

三、民族主義與音樂的結合: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民族主義興起,歐洲各民族的民族意識相繼覺醒,這個潮流影響所及,歐洲各國的作曲家們紛紛往自己民族的傳統素材中找尋作曲的靈感。他們有的運用民謠曲調及節奏,有的則以各民族的傳說、佚事作為創作的題材。一時之間,一股有別於當時以德奧體系(主要是德、奧、法、比四國)為音樂主流、富有各民族獨特色彩的音樂,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出現。這一批德奧體系之外,包括俄羅斯、東歐。北歐及南歐等國家的作曲家們,所譜寫的音樂因為都其有民族特色,因此便形成了所謂的「國民樂派」。

西貝流士

1865 年生於芬蘭的塔瓦斯泰烏,父親是醫生,母親為望族之後,家庭音樂及藝術氣氛濃厚。雖然西貝流士是芬蘭人,但卻有瑞典血統,主要的原因在於祖先由於婚姻關係而混有瑞典血統,再加上他母親家族瑞典血統更多於父親那一邊的緣故。
九歲開始學鋼琴,十五歲時接受小提琴訓練,並開始自修音樂理論並嘗試作曲。由於他的小提琴拉得相當好,所以一度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小提琴家,然而十九歲時,為了順從家人的意願,還是進入了赫爾辛基大學修讀法律課程,不過同時也在音樂院中選修小提琴及作曲。
隔年冬天,因為對音樂的熱愛持續增強,使他決定放棄法律並專注於音樂,所以便轉往音樂院就讀。離開學校後,西貝流士於該年年底得到政府獎學金,使他可以前往柏林音樂院繼續進修,一年後又前往維也納跟隨高德馬克和佛克斯學習。在高德馬克指導下,西貝流士的管弦樂法有很大進步,不過他個人獨特的管弦樂風格則是在回國後才逐漸確立的。
1890 年芬蘭因受俄國暴政的壓迫,全國掀起了一股愛國抗暴的風潮。西貝流士於 1891 年返國後,自然也深受同胞愛國精神影響,因此根據芬蘭史詩〈卡列瓦拉〉做為藍本寫作了一首由獨唱、合唱及管弦樂團演奏的樂曲 " 庫列弗 ",並於 1892 年 4 月在赫爾辛基首演。儘管曲中所運用的創作手法仍不夠成熟,但已顯示出西貝流士的獨特氣質以及他對大自然與本國神話的深刻喜愛。同年,27 歲的西貝流士與芬蘭著名藝術家庭的艾諾 . 雅妮嘉小姐結婚。同年還接受芬蘭指揮家卡揚努斯邀請,寫了一首頗具新意的交響詩 " 傳奇 ",也因這首交響詩的發表開始受到國際樂壇注意。
1893 年應聘返回母校擔任音樂理論老師,並於該年完成 " 卡瑞利亞 " 組曲。此後至1897 年間,陸續寫出管弦樂組曲 " 春之歌 ",四部交響詩組曲 " 雷敏凱連的傳奇 " 等為數不少的鋼琴曲、歌曲與合唱曲。由於他這些年的傑出表現,芬蘭政府於 1897 年決定頒贈他每二千馬克年金,好讓他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安心從事作曲。
1899 年,完成交響詩 " 芬蘭頌 ",由於芬蘭頌具有激發芬蘭人民愛國情操的力量,因此在俄國統治期間遭到禁演,然而在芬蘭境外,世界上許多國家卻不斷將它排入音樂會的曲目。芬蘭頌引起世人對芬蘭抗暴運動的注意,並促成了芬蘭的獨立自主,所以它深具時代意義。同年,西貝流士也完成第一號交響曲,邁出成為重要交響曲作曲家的第一步。
1902 年西貝流士在赫爾辛基首演第二號交響曲,1903 年完成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協奏曲,這首作品是本世紀重要的小提琴協奏曲傑作之一,不過首演成績不好,主要是聽眾覺得第一樂章太過冗長,因此西貝流士在 1905 年又對此曲做了若干修正,現行所流通便是修訂後的版本。
1903 年完成管弦樂曲 " 悲傷圓舞曲 ",這首曲子原來是他為戲劇 " 死 " 所寫劇樂中的一首,現今同樣成為音樂會上最常被演出的西貝流士曲目之一。
1904 年西貝流士在赫爾辛基近郊的嘉文帕蓋了一幢別墅,該地景色優美,此後一生中大部份的時間都居住於此,許多重要的作品也都在此處醞釀完成。
1906 年完成交響詩 " 北國女兒 ",1907 年親自指揮首演第三號交響曲。同年完成了交響詩 " 夜騎與日出 ",該曲所呈現出來的音色對此及流暢旋律,常使聆賞者留下深刻印象。1911 年發表第四號交響曲,創作風格有大轉變。此曲中西貝流士採用許多大膽的創新手法,使樂曲充滿新奇的樂念,另外這首曲子也因為使用樂器比過去的作品少,而呈現出極為濃縮的室內樂風格。第四號交響曲不論是在他個人創作生涯或是在交響曲音樂形式的發展,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1914 年訪問美國受到熱烈歡迎,在諾福克音樂節中指揮演出自己的作品,曲目包括 " 芬蘭頌 " 、 " 北國女兒 " 、管弦樂組曲 " 克利斯欽二世 " ,以及專為這個音樂節而特別寫的具有印象派風格的交響詩 " 海洋女神 "。音樂節結束後,耶魯大學頒贈了名譽博士學位給西貝流士。自美返國後,西貝流士開始寫作第五號交響曲,此時因為歐戰的關係,炮聲時常打斷他的工作,所以這首作品直到隔年秋天才完成,並在該年 12 月 8 日 50 歲生日當天,在赫爾辛基的特別慶祝音樂會上首演。
1923 年他推出第六號交響曲。1924 年完成只有一首單樂章的第七號交響曲。雖然第七號交響曲只有一個樂章,但西貝流士卻巧妙地將傳統交響曲四個樂章的要素織入其中,因此有評論家認為這是西貝流士最具特色的一首交響曲,也是他的交響曲中最崇高不朽的傑作。
1925 年應紐約愛樂交響樂團委託,寫作交響詩 " 塔比奧拉 ",另外也應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的邀請,為戲劇 " 暴風雨 " 譜寫劇樂。在完成這兩首作品後,西貝流士就很少再創作,自 1929 年起直到去世為止,不曾再有任何新作發表。雖然在後半生有將近三十年不再寫曲,可是在芬蘭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並未因此降低,當他七十歲時,芬蘭政府還特別將他的生日訂為國定假日,而且當他過七十五歲、八十歲、八十五歲及九十歲生日時,芬蘭政府也都分別為他舉行了盛大的祝壽活動,以表達對這位樂壇耆宿的崇偉敬意。
1957 年 9 月 29 日逝於嘉文帕的別墅,享年 92 歲。